漏水是因为建筑防水有几个规律
-
建筑防水是中国建筑界甚至世界建筑界公认的一大难题,漏水、开裂是建筑行业认为不可根治的“通病”,甚至被人称为建筑业的“癌症”。你知道这是为什么?建筑防水为什么这么难?建筑防水和其他行业的防水又有何不同?
建筑防水有五大客观行业规律,分别是:防水效果的滞后性、防水的隐蔽性、防水工程无准则性、防水的牵连性和影响性规律、防水的整体性及补救困难性,我们就以其中三个规律来解释说明:
1、防水的隐蔽性
防水的隐蔽性不止体现在防水施工的隐蔽性,防水工程往往不是外露的,一般都有保护层覆盖,且防水工程往往工期很短,二至七天左右完成施工后就要验收覆盖,给监理以及甲方检查验收的时间也很少,防水施工就成了隐蔽工程;还体现在建筑业中,甲方对防水工程的设计、监理以及施工等,尤其是对防水这类化工类材料不熟悉,对应的防水材料标准技术数据也不了解,因此很难实现防水外行能监督内行,加剧了防水的隐蔽性;还体现在建筑防水的地位,在整个土建工程投入中,防水工程只占很少的比例,仅有3-5%左右,从宏观上看,防水太渺小了,它不被投资者、决策者和设计者所重视,从而导致防水在建筑的决策期、设计期和施工期都具有隐蔽性。
2、防水的牵连性和影响性
建筑防水一旦失败,造成漏水的后果,不会像结构质量事故(楼房倒塌、人员伤亡等)那样严重,但是建筑防水失效牵连很广,影响很大,如外墙漏水会牵连下面几层楼外墙都漏水,甚至会通过埋在墙上的电线管到达电源开关致使电线短路火灾;漏水层会影响破坏装饰层、保护层、保温层、房屋设备层等,会影响房屋内的空气质量,还会让你需要付出比防水层贵十倍的补漏成本;受建筑漏水开裂影响大的恐怕是开发商的信誉,会引起开发商与业主的纠纷、索赔、退楼等,甚至会引起群众游行等不稳定事件。
3、防水的整体性及补救困难性
建筑行业有句俗语“见漏补漏,越补越漏”,这说明防水是一整体不可分的,不能只单纯地补漏一处,需要找到漏水的源头,但是漏水源头又不是轻易找到的,所以,漏水补救起来自然就困难多了!
-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